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org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 第三百六十一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第三百六十一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org,最快更新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战争由黄忠所部率先掀起。

黄忠所部兵出泗水一线,兵围重镇彭城。

彭城,自古就是兵家重地,历史上还一度被项羽作为西楚的都城。

大虞的突然出击,让齐军大惊失色,泗水一线的大量齐军据点,有的望风而降,有的很快被攻陷,只有彭城的少数重镇还在齐国的掌握之中。

得到消息的齐国君臣惊恐不已,他们很清楚,现在正是齐国最虚弱的时候,根本难以应对大虞的大军。

不想再惨遭灭国的齐国君臣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思来想去了一圈,发现这个时候唯一有可能支援他们的,竟然是秦国。

于是,齐国一方面派人向秦国求援,一方面向大虞求和,丞相后胜连连忙亲自到方善府邸,询问情况。

“大虞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是兄弟之国啊!”

后胜急了。

如今齐国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这些年,刚刚从险些灭国的惨境中勉强恢复,结果先是在灭楚的时候损失了十万技击士,之后伐燕之战、伐魏之战、伐赵之战,都有不小的损失。

尤其是不久前田胜的大败,不仅让齐国彻底丢了黄河以北的土地,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精锐野战军团也近乎全军覆没。

偌大的齐国,此时竟然凑不出五万技击士,倒是普通精锐军团还有七八十万,但是大部分都驻军各地,尤其是重点的边防地区,想要调动哪有这么简单、迅速啊。

所以后胜迫不及待的想要休战。

然而,这次方善的态度却很暧昧。

“丞相大人,如今天下,楚国、魏国、燕国已亡,齐赵精锐损失惨重,天下虞秦两强相争的局面已成定局,丞相还得早做打算才是。”

方善的语气意味深长。

“你,你什么意思?”

后胜方寸大乱。

太过聪明的后胜,隐约察觉到方善的意思,但是他不敢相信。

诸国争霸、并存可是九州几百年的格局啊。

“丞相大人,大虞现在摧峰之士百万,敢战之士千万,与虎狼之师的秦国都逢战必胜,夺下巴蜀、南郡,战斩秦国上将麃公,逼死秦国上将王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此精锐齐国可能抵挡?”

方善恐吓道。

后胜默然。

这不是齐国能不能抵挡的问题,而是齐国有没有兵马抵挡的问题。

“黄汉升为大虞上将,所部兵马五十万,战无不胜,淮泗一带无人能挡,待破彭城之后,便可长驱直入,届时谁人可挡?”

“况且,大虞精兵如云猛将如雨,又岂会只有黄汉升一路兵马出动?”

方善继续恐吓。

这可真的把后胜吓坏了。

他知道大虞兵马众多,起码知道大虞还有一支原本部署在淮阴的精锐军团就动向不明。

怕什么来什么。

大虞淮阴军团的动向很快传来了,淮阴军团跨海奇袭琅琊。

这跟历史上吴越北上争霸跨海打齐国差不多,琅琊百姓很平静的看着虞军击败了防卫稀疏的守军,很平静的看着琅琊守将投降,很平静的看着陆逊军团进入琅琊城,很平静的看着大虞军向其他地区前进。

全程突出一个情绪稳定。

没有箪食壶浆,也没有激烈反抗。

陆逊一问才知道,琅琊有数千将士曾受过大虞的恩惠,是之前被大虞放回的俘虏之一,这些人广泛宣传大虞的仁义,让大虞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之后,这些人又被田胜征调去打赵国,近乎全军覆没。

一方面是口碑不错的虞国,一方面是害的他们子弟兵全军覆灭的齐国;一方是势如破竹的侵略者,一方是却是他们的母国……

种种因素下,齐人态度暧昧也就可以理解了。

得到这一消息后,后胜差点跳起来。

黄忠这一路其实还好说,顶多就是把鲁地给占领了呗,伤不到齐国根本,想要再攻打齐国腹地,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转道东南走莒城,这些地方都是易守难攻之地;二是北上走濮阳、历城,但是这条路后背就是秦国,有可能被秦国断了后路,庞煖所部之败,最主要原因就是被断了后路。

但是陆逊这一路却直接绕过了莒县。

偏偏莒县还不敢出兵,因为一旦出兵,就有可能被黄忠所部断了后路。

如此态势,就逼迫齐国必须出兵野战,至少也要先击退陆逊这一路再说。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后胜跺跺脚,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丞相大人还得早做准备啊。”

方善善意的提醒道。

“该如何准备?先生想要劝我投降?”

后胜面色不善。

他贪,但并不是傻,他很清楚,他的一切来自于齐国,如果没有齐国,他什么都不是。

“以丞相和大虞的交情,无非就是是否立更大的功勋而已。不过,如今谈这些还有些早,但小人曾经听过一句话‘战而后和,和而后安’,究竟如何,终归得要打一场才好,有了齐国有了丞相,我才有今日之地位,若是回去了,我也是个普通的掌柜罢了……”

方善“掏心掏肺”的说道。

“我心已乱,就先告辞了,还请先生近日不要随便走动。”

后胜告辞,顺便把方善软禁。

这也是应有之义,方善是大虞的间谍这是举世皆知的事,这种时候软禁他,既是一种监视,也是一种保护。

方善笑嘻嘻的接受了后胜的“好意”。

后胜从方善那里离开之后,直接去了齐王宫,他觉得方善那句“战而后和,和而后安”很有意思。

后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早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后胜总得为自己、为自己的一家子想想不是?

他想不通为什么大齐在短短几年间获得了比巅峰时期还要广阔的多的领土,为什么有了如此广阔的领土之后却又迅速分崩离析,眼看到了灭国的边缘。

后胜想不通,但是作为大齐的丞相,他的利益却与齐王和齐国并不一致。

后胜决定好好劝劝齐王,如果能够击败陆逊所部,那么大齐自然可以硬气起来,打不过的话,再割地求和也不迟嘛!

齐王建信了他舅舅后胜的邪,以田章之子田儋为主将,派带领临淄最后的精锐前往攻击陆逊所部。

齐王建所不知道的是,田儋大军一行动,便有情报传了出去。

最终,仓促出战的田儋所部与勇猛精进的陆逊所部在潍水相遇,双方夹潍水列阵。

陆逊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游,翌日,命于禁帅军涉水进击田儋军阵。

于禁作为大将,虽然历史上留下了污名,但是练兵和临阵指挥能力,都是出类拔萃,总体能力在五子良将中起码处于中游,只不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和战略布局能力相对较弱。

换言之,他最适合的角色应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那类的角色,当然了,只是带领本部人马作战的话,能力也极为不俗,至少于禁所部要比李通、阎行、朱灵等部还要精锐一些。

知道情势危急的田儋出兵迎击,想要“半渡而击之”。

于禁所部佯装败退。

这让田儋看到了破敌之机。

田儋觉得籍籍无名的陆逊可能就是個只会水战的纨绔公子,根本就不懂陆战;于禁所部败而不散,绝对是一股精兵。

两者一结合,田儋推理出了事情的真相:不懂陆战的纨绔子弟逼迫沙场老将冒险攻击,沙场老将被击败,只能集结精锐而逃,但因为这股士兵够精锐,所以败逃的时候还没有大溃。

所以,他田某人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溃大虞军精锐,锁定胜局。

田儋亲自率领技击士等精锐渡潍水追击于禁,却不料他的这个决定将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境。

一直在等这一刻的陆逊瞅准时机,命人决开壅塞潍水的沙囊,奔流的河水顿时将田儋所部截为两段,田儋的主力没能渡过潍水,渡过潍水的只有寥寥三万人。

陆逊趁势指挥大军对田儋所部发动猛攻,于禁、李通、阎行、朱灵等奋勇出击,本来就战斗意志薄弱的齐军半数选择投降,半数则和田儋慷慨赴死。

至此,潍水之战,已再无悬念。

作为此战主力的于禁所部虽然损失较大,但却是首功,整体而言,大虞军也是占了绝对的便宜。

大军趁势渡河攻击,西岸齐军见田儋所部被歼灭,早就人心惶惶,面对大虞军的猛攻,有的投降,有的则往四处逃散。

潍水之战,对于齐虞战事而言,绝对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战斗,但这场战斗在另一场战斗面前,就显得小场面了。

大虞皇帝陛下董璜亲率上万艘战舰,出现在渤海,大军一部分沿济水水陆并进,一部分登陆后直扑临淄。

所过之处,几乎没有遇到足以令大军停顿的抵抗。

事实上,齐国临淄以北的沿海地区,根本就没有海防。

眼看虞国大军距离临淄还有三天路程,派人要求田儋回援,却只得到田儋兵败战死消息的齐王建和后胜面面相觑。

后胜终于想起了方善的“好言相劝”,他明白,这个时候劝齐王建投降,还有活路,如果还有其他妄想,绝对死路一条。

“陛下,大虞向来以仁义著称,投降大虞的,不论是楚王还是春申君父子,都有食邑,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啊。”

后胜忍不住劝说道。

“是楚王的母亲享用不尽吧?”

齐王建忍不住怒哼一声。

末代楚王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楚幽王熊悍,他的母亲就是李园的妹妹李嫣。

董璜在楚国朝堂当众凌辱李嫣、肆意凌辱楚考烈王后宫的事可是传的有鼻子有眼,曾被很多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董璜并没有那么荒淫,只是董璜也确实享用了李嫣这个风姿妖娆的楚太后。

齐王建的话,却让后胜心下一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