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org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北宋穿越指南 > 0899【缝纫机?】

0899【缝纫机?】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org,最快更新北宋穿越指南!

各国使者觐见之时,安南杜太后已经被送进皇宫。

而咱们太上皇,正在研发缝纫机!

朱国祥在皇城东侧的廓城,开辟了一处实验区域,宝马已搬到这里的密室安放。

隔壁百米外是督察院的总部,出东华门还有登闻鼓。

南边是官员候车休息区,以及来往皇城的马车停车场。

附近还有官员临时宿舍,专供办公太晚的官员留宿,这种情况一般是有大事发生。

此时此刻,只有沈有容和李清照跟来,带着孩子围观太上皇瞎捣鼓。

除了皇室成员,还有几个年轻工匠和少年学徒。

工匠毕业于金陵船舶学校,那里设置了机械专业。学徒都是洛阳、开封子弟,家世清白,被允许接触研究宝马。

“陛下,这种钩梭极不稳定,勾着勾着就勾错线了。”一个年轻工匠说道。

朱国祥坐在旁边指挥:“仔细观察它为什么会勾错。”

于是乎,一群年轻人趴在那里,眼睛死死盯着木制钩梭。

缝纫机最终的成品梭子,肯定会使用铁制。但现在是实验阶段,木头更便于快速打磨和改进。

由于没有橡胶,传动带是用牛皮代替的。

人群当中有一个十五岁少年,是朱国祥和文小妹的儿子,取名叫朱文竹。

朱文竹擅长绘画,尤其是画竹。

但不怎么喜欢儒家经书,诗词歌赋倒还不错。

他也不喜欢农学,却对数学、物理感兴趣,这两年又迷上了机械。

仔细观察一阵,朱文竹说道:“钩梭在复位的时候,有可能把线带歪,干扰后续插下来的线。”

有个叫余昂的学徒说:“如果钩梭需要复位,想不干扰缝线很难。能不能做一种不需要复位的钩梭?”

“不复位怎么重复勾线?”另一個学徒质疑道。

余昂说道:“做成可以循环往复的就行。”

朱文竹灵光一闪:“你们可见过太极双鱼图?阴阳双鱼就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把这个单一钩梭,做成头部相连的两个钩梭,便如那阴阳双鱼一般。前一根钩梭勾线下压,不必复位把线放回,而是让线滑向另一端。后一根钩梭再勾线下压,前一根的线就退出去了。这样改进以后,缝出的线还互相勾连,不会一处掉线就全部散掉。”

不但工匠和学徒们没听明白,就连朱国祥都有点迷糊。

朱国祥对机械没啥研究,但他年轻时见过缝纫机。毕竟那时三转一响,缝纫机属于经典陪嫁品。

因此,朱国祥知道缝纫机的外部构造,直接指挥工匠和学徒们做出来。可内部构造却得自主研究设计,一点一点的推敲并改进。

就在众人一头雾水时,那个叫余昂的学徒却听懂了,拍手赞道:“阴阳双鱼果然妙得很!”

这两个少年,在脑中凭空模拟出“缝纫机摆梭”的运动图像!

朱文竹对众人说道:“是这样的,把斧头、木头和刀子拿来。”

很快,他拿起斧头劈砍木板,再用小刀细细削制,做出一个变形的阴阳双鱼物件。

朱文竹左手把线扯下,右手把刚做出的摆梭转半圈,勾线下压之后再转半圈,再用手把线给扯出来:“这样就可以了,把这种梭子叫做阴阳梭即可。”

众人终于看明白。

最擅长木匠活的工匠,开始制作更精细的阴阳梭。

接着安装上去,踩动踏板开始工作。

谁知阴阳梭只转半圈就把线卡住了……

朱文竹的表情有点尴尬,趴下去观察为啥会卡线。

思路是对的,但阴阳梭的形状还得调整。运气好一天就搞定,运气不好得调整好几天。

朱国祥全程都没有干预,只坐在旁边静静看着。

李清照接过太监端来的冷饮,一份递给沈有容,一份递给朱国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若是这缝纫机做好,慈母缝制衣物就能轻松许多。”

朱国祥说:“先用来缝制官服、军装等物,还有大量缝制用来装货的麻袋。再慢慢转为民用,肯定有商贾愿意仿造。”

原版的缝纫机,对于大明工业来说,还是显得技术含量过高。

但很多零部件可以替换,不一定非得照着原版来。

至于阴阳梭(摆梭)这种部件,在最终设计定型之后,可以使用泥模来浇铸,再让工匠进行精细打磨。

科技得一点点攀升。

等缝纫机做好了,朱国祥就要开始造蒸汽机。

也不必搞得太精妙,刚开始只在靠近煤矿的各类矿山使用,用来排出矿洞里的积水。锻炼出一批精于机械的工匠,再改进其他机械。

纺机和织机都需要改进,否则有了蒸汽机也难用于纺织。

更何况,棉花还没彻底普及了,现在只有两百多万亩棉田。

在洞庭湖流域彻底开发出来以前,江浙农田还不能大规模改为棉田,必须保证全国的粮食安全!

大明的《专利法》即将制定,但今后执行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执行困难抛开不谈,把《专利法》弄出来再说。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如今大明的全国各地,都有人在主动改进机械,改进各种商品制造工艺。

尤其是《基础数学》、《基础物理》两本书刊印之后,许多普通士子甚至是工匠,都买来书本学习和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